清晨6点半,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吵醒,睡眼惺忪的我接听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同党村第一书记虞静雪的声音:“小陈,姐今天邀请你今天一起同党村寸脚屯去了解发展种桑养蚕情况,我们7点半准时出发。”
7点半,我和虞书记从乡里骑摩托车出发。下村开展工作赶早不宜晚,晚了群众下地做工去了,很难集中开会。经过40分钟的颠簸,我们来到寸脚屯,屯中的房屋炊烟缭绕,很多农户已经在准备早饭。在村头,虞书记用手指向山脚下一片田地对我说:“由于交通不便,水源缺乏,这些年屯中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荒废了农事和这一片田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她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通过了解,屯里很多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想回来干事业,但又苦求无门路,如果能发动我们贫困农户和群众在这百余亩的土地种桑养蚕,以‘辐射’形式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发展种桑养蚕,这是一条脱贫希望之路!”
贫困户彭荣成正在家旁边修建猪舍,他看见我们来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迎上来,我们向他说明了来意后,彭荣成十分支持种桑养蚕,他打算种植10亩桑叶养蚕,还特意带我们去看地。
回到寨子后,虞书记交代社长召集一些在家的群众和屯上22户贫困户到他家开会讨论种桑养蚕相关事宜。会议期间,虞书记向群众提出了有关发展种桑养蚕的想法,大部分群众觉得种桑养蚕是可行的,小部分群众还是有些疑问和顾虑。贫困户彭正文说:“种桑养蚕是群众各搞各的,还是成立合作社?”虞书记认真倾听后,说:“寸脚屯群众和贫困户出百余亩连片土地种植桑叶,以村委为单位成立种桑养蚕合作社,由村委和乡政府负责找项目,完善种桑养蚕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修建蚕房,修通机耕道路和通水、通电等工作,群众和贫困户按年与村委签订租用蚕房和后期基础建设维修费用合同,以合作形式发展种桑养蚕产业。” 这时贫困户王亚良又说:“我们是第一次种桑养蚕,一是没有技术;二是种养蚕桑政府是否有补助;三是我们养了蚕出了茧该怎出售呢?”听了这些疑问后,虞书记不假思索地说:“现在县里种桑养蚕的政策很好,有各种补助,养出来的蚕茧有公司收购,这可是定单产业,不会让我们群众吃亏的。在种养过程中,我们还会请县桑蚕办的技术员来给大家进行种桑养蚕技术培训。有机会我们会组织大家到德峨镇、猪场乡等成功的种桑养蚕合作社学习考察。”经过讨论和多方分析讲解,寸脚屯所有贫困户和大部分群众支持种桑养蚕,愿意出地开路,修建蚕房。
回来的路上,虞书记说到:“想法是有了,现在村集体没有收入,如果村里面成立种桑养蚕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出租蚕房、提供服务等方式,可以为我们部分群众和贫困户提供后勤保障,从而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一笔收入。但是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解决,特别是基础设施这一块,拉通水、电、路、修建蚕房等等。”
今天与第一书记下村走访,感慨颇深:脱贫不能只依靠政府,最主要的是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只要群众愿意做,我们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
编辑:韦珺儒 编审:廖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