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人大 县政府县政协 联系我们
民族风情
首页 > 走进隆林 > 民族风情 > 正文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民间乐器简介
2012-07-05 10:14:11   来源:   作者:敖德金 密宋华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1、体鸣乐器口弦偏苗人自称“卡疆”,属板形体鸣乐器,属簧类乐器。含义为用铜片制作而成的乐器。据说,最初苗人是以苞谷杆穗槽部分制成的乐器,后随青铜技术引进而改制。最早由两个孤儿(一男一女)互相倾诉不幸...

1、体鸣乐器

口弦
点击浏览下一页

偏苗人自称“卡疆”,属板形体鸣乐器,属簧类乐器。含义为用铜片制作而成的乐器。据说,最初苗人是以苞谷杆穗槽部分制成的乐器,后随青铜技术引进而改制。最早由两个孤儿(一男一女)互相倾诉不幸的身世,互诉衷肠,后演变为情人间表达爱意的工具。口弦的琴体是一块近似于锥形的薄铜片,琴头呈锥尖形,琴面上开一细长三角开口(舌状)为振动簧体。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一般不超过八度,以独奏为主。演奏时,左手拇指、食指执琴尾较宽处,琴身振动簧体放于上下唇之间,右手拇指拨奏琴头锥尖处,口腔哈气,舌簧振动,两者相互碰撞产生共振发音。代表艺人:杨简妈,残疾人,其演奏曲调伤感优美、意味深远。

小钹
点击浏览下一页

小钹为两把大小一致的铜质圆形钵片互击的节奏型体鸣乐器。发音清脆明亮,与汉族的钹形态基本相同。

2、膜鸣乐器

木鼓
点击浏览下一页

是隆林各支系苗族丧葬仪式中不可缺少的膜鸣乐器。用一较大的原木材料将其掏空,两侧蒙牛皮做鼓面。鼓身较大,长约100厘米,鼓面约70厘米,演奏时,将鼓身放于木制架上,敲击者以舞蹈的形式做蹲、跳、闪、转、腾、挪等动作,有正击、反击、侧击、跨击鼓面及其击鼓身,形式多样。

小鼓
点击浏览下一页

苗族小鼓的材料为一段圆柱体原木将其掏空形成鼓框,用牛皮蒙其被掏空的两侧形成鼓面,再由竹钉在圆周处固定牛皮。鼓身两侧定以铁环,系牛皮带以方便携带。鼓长21厘米,鼓面直径39厘米。演奏时,以牛皮带挂于胸前,用鼓棰敲击不同的节奏配合唢呐,这种组合只出现在偏苗丧葬仪式中。

3、气鸣乐器

缺口箫——边棱类
点击浏览下一页

偏苗人自称“展道杆”,“道杆”意为直通,故译为“直通萧”,苗语又称“展青角”,意为缺口的吹管,译为“缺口萧”。古时候为狩猎、放牛、放羊场合使用,现在为节日喜庆、婚嫁迎娶的娱乐性的场合使用。 器身长310厘米,开有六孔,管口直径为20厘米,与管身同侧开一小凹槽。所收集的缺口箫曲中,存在两种不同调高的缺口箫,因此音列有两种:一种为缺口箫双奏乐音列为:a  b  #c1  d1  e2  #f1  #g1  a1  b1  #c2  d2  e2  #f2,即D宫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另一种为单奏的缺口箫乐曲,音列为:g1  a1  b1  c2  d2  e2  #f2  g2  a2  b2  c3  d2,即C宫5 6 7 1 2 3 #4 5 6 7 1(•) 2(•)。吹奏时,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右下左上执乐器,嘴唇贴近凹槽处,下唇包裹管口后部,上下唇合并竖吹发音。乐曲常以快速的节奏进行,伴以倚音、颤音等演奏手法。乐器来源:传说有一家有六个兄弟,他们放羊放牛每人有一个一孔的竹管,后来觉得很单调就将一孔变为六孔,由此乐器诞生。代表艺人:杨家济;80岁;偏苗;家住德峨乡;民间艺人。乐曲表现清雅秀丽。

木叶——簧振类(单簧)
点击浏览下一页

偏苗人自称“布龙”,意为吹响的叶子。属簧振气鸣乐器。它可吹各种山歌、器乐的曲调,无独立的曲目,其演奏形式自由。一般由香樟叶或小叶榕等作为乐器材质,要求不嫩不老。音域约十一、二度,独奏居多。演奏时,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执叶片,嘴唇上方略压叶子的边缘,吹气使叶边振动发音。代表艺人:杨金华;48岁;偏苗;退伍军人,家住德峨乡八科村卜糯三队,其演奏的音乐委婉动听,极富语言性。

芦笙——簧振类(单簧)
点击浏览下一页

隆林苗族六个支系自称为“梗”,属簧振气鸣乐器,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主心骨,也是苗族人民图腾乐器,因此苗族人视它为精神珍宝。其音乐也是占据主导地位,被苗家人称为“能说话的竹筒”、“语言音乐”。芦笙具有民间乐器和仪式礼器的双重属性,因此传说故事颇多。相传,一年黄水朝天,世上仅留下两兄妹,他们在黄水中就靠一面木鼓漂浮生存,一天木鼓靠岸,岸边有几根竹枝,于是他们就抓住竹枝靠岸被救活,上岸后两人就把竹枝砍下来和木鼓供起来作为再生父母,此后遇到什么事,有什么想说的话就对木鼓来倾诉,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用芦笙和鼓说话,到了后代,一旦有人去世,就会有笙鼓舞,也是对死去灵魂的慰籍,此外,祭祀用的物品大多数都是竹制品,如纸马、纸牛、花伞等。它们都是对竹枝的纪念。

芦笙由六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分为两排平行插入一根木制笙斗中。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器等及部分组成。笙斗呈纺锤状,用松木或杉木掏空内腔,以树皮箍起来接上竹管吹嘴,并插入两排笙管(六支)。每个笙管入斗处装一簧片。芦笙的尺寸有大、中、小等多种型号。有六个音孔,可吹出六个音。其类型属于六管六音,羽调式,常见音列为:la do re mi sol la。演奏时,双手对握笙斗的下端,拇指、食指、中指按左右两排笙管音孔,口含木制笙管顶端通过吹气或吸气发音。常用和音演奏,以四度、五度、八度结合居多,有颤音等演奏手法,可边舞边奏。代表艺人:杨进,其演奏的乐曲表现力极强,并能配合舞蹈表演。

展积——簧振类(双簧)
点击浏览下一页

“展”意为直通管,“积”为用稻谷做的哨片,据说具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模仿唢呐公母双奏的形式合并双管在一起,据说唢呐是它的前身。(芦笙王杨明才讲述)。展积的双管是分八度的公母,偏苗和红头苗的曲目是相同的,它无苗族支系之分,乐器有哨片、音筒(双管)、葫芦组成,音筒有略微的拱状,竹杆上的音孔为前七后一,两根吹管由九个铁条捆并,哨片由稻谷制成,哨片与音筒间有一圆片气盘。常见音列为:一种是b  #c1  #d1  e1  #f1  #g1  #a1  b1  #c2  #d2  e2,即E宫5 6 7 1 2 3 #4 5 6 7 1(•)。另一种是:bb  c1  d1  be1 f2  g1  a1  bb1  c2 , 即降E宫5 6 7 1 2 3 #4 5 6。演奏时,右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同时按两管一孔——四孔,左手无名指、中指按两管的五孔、六孔,食指按左管的第七孔,拇指按左管背孔,口含两哨嘴,竖吹,可吹奏同度双音和和音。据杨民才讲述, 展积的形制现在有两种,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器身下有无一葫芦,加上葫芦的是他听师傅传授:此乐器原本就有葫芦一说,只是经过流传限于条件约束而不能找到合适的葫芦而被简化,杨民才为还原其身的同时也保留了无葫芦的变体。代表艺人:王正明(猪场乡人)、杨明才,二者为师生关系,也是当地仅有的会吹奏此乐器的艺人。乐曲吹奏的热烈欢快,寓意深远,演奏技巧相当高超。

唢呐——簧振类(双簧)
点击浏览下一页

偏苗人自称“展打喏”,“展”意为直通管,“打喏”为杀牛之意。也称汉语“唢呐”的谐音——“撒拉”。唢呐与汉族大唢呐别无二致,由哨子、气盘、蕊子、管和喇叭等组成。管用坚硬木料或铜制造,空开于管身上,前七后一,气盘呈圆形,铜质。唢呐的常用音列是:f1  g1  a1 bb1  c2  d2  e2  f2  g2  a2  bb2  c3  d3,即降B宫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偶尔还往上演奏到f3  g3两个音,即降B宫5(•) 6(•)。演奏时,右手持管身下方以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按孔,左手持管上方,以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上面三孔,拇指按背孔,嘴含哨子,竖吹发音。演奏技巧有循环换气、弹打颤音等方法。代表艺人:杨贡济、敖金济、敖王英等,乐曲欢快有力,演奏组合十分默契。

4、弦鸣乐器

苗族月琴
点击浏览下一页

偏苗人又称“弹弦”,属拨奏类弦鸣乐器。据说距今有300年的历史了。含义为青年人在月亮下面弹琴说爱。月琴由琴头、琴杆、弦轴、琴码、品、共鸣箱和琴拨片组成。琴身为满月状,中间的挖孔呈月牙状出音。以杂木为制作原料,琴面张三根金属丝弦。三根弦定两音:由里弦到外弦分别为re la la或sol re re按此定弦的音列为两种:一种是d1 e1 g1 a1 (即C宫5 6 1 2 );另一种是f1 g1 a1 bb1 c2 d2 ↑be2 f2 g2 a2 bb2 (即降B宫5 6 7 1 2 3 ↑4 5 6 7 1(•))。演奏时,琴系带于琴头和琴尾挂胸前,右手执琴片(一般由塑料质地材料)拨奏,左手扶琴头按弦。多用于中、外双弦旋律,里弦呈节奏性持续音作陪衬。此乐器多使用于跳坡活动等喜庆娱乐性的场合,还有夜晚谈情演奏(如跳月亮)。代表艺人:李正富、李正科、李正宏、杨家济、李旺济、李成良,音乐热情欢快,清雅瑰丽。

苗族三弦
点击浏览下一页

偏苗拨奏类弦鸣乐器。琴体由琴筒、琴头、琴杆、弦轴、琴码、弹片等组成。琴筒呈圆形,中间挖空,蒙蛇皮为一面,另一面裸露,亲头有图案装饰,无品位,张三根丝弦。定弦为d  f  bb(即降B宫的3 5 1)。坐弹乐器演奏,右手扶琴筒于腹部执拨片弹奏,琴杆斜向左方,左手扶杆按弦,常有震音等演奏技法。坐站均可演奏。独奏曲较少。代表艺人:李成良、李完济、杨家济等,演奏乐曲古朴深沉,铮铮有力,技巧性强。

苗族二胡
点击浏览下一页

偏苗擦奏弦鸣乐器,形制与汉族的二胡相近。筒圆形,用一截楠竹为之,蒙蛇皮做面。坚硬木料作琴杆和弦轴,张丝弦两根。线做千斤。木制琴码,马尾为弓。音阶为:降B宫5 6 7 1 2 3,以前多独奏一些偏苗民歌,用于自娱。据说二胡是于民国时期,一贵州商人带入苗区,近些年来,改革开放苗人将其加入到月琴、三弦的伴奏当中。

总之,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广西隆林苗族民间的很多乐器,在制作和演奏的传承上已面临断代失传的境地,目前由于隆林各民族的婚丧风俗活动都普遍需要唢呐吹打乐来衬托气氛,并发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使唢呐这一古老的文化乐器及其曲种得以较好保护传承外,其他乐器传承渠道少之又少,甚至灭绝。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及其文化部门给与高度重视,结合当前的“旅游旺县”思路大力挖掘打造,从而不断丰富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的内容。不要“平时不见野草香,用得着时方恨晚”,也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的称谓,无愧于子孙后代!

(编辑:杨登良  编审:罗明考)

上一篇:德峨姑娘山
下一篇:溶乡土文化根基于理念,创作属于隆林人民的优秀作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