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人大 县政府县政协 联系我们
民族风情
首页 > 走进隆林 > 民族风情 > 正文

壮族的传统节日
2012-07-05 10:14:19   来源:   作者:韦晓洁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壮族一年的节日很多, “三月三”最有特色。在隆林这个地方,一到三月三,家家户户宰鸡杀鸭,蒸五色糯米饭。男女老少都会到自家的祖宗坟地上铲草,把坟地草铲得干干净净,然后烧香点烛,摆上贡品,最后燃放鞭炮,在初三到初八这段时间,扁牙,者保,者浪,天生桥等地的壮族群众,都爱三村一地,五寨一处,在村头寨尾的山坳草坪上,架起一架架风车。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带上五色糯米饭,挎着绣花袋,成群结队的聚集到有风车的地上。青年小伙子,用脚蹬风车,谁转得快,转得久,谁就会赢得小姑娘的热烈掌声,因此赢得姑娘的爱慕。还有在这一天还会举行大型的对歌赛,一办就是好几天,场面好不精彩。

清明节,家家户户家门前挂柳枝,扶老携幼,带上鸡鸭鱼肉,糖饼瓜果,上山扫墓,野祭以表达怀念之情。野外踏青,清明前后大部份地方天气转暖,草木萌发,春意盎然,是个踏青郊游的好时节,因此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清明前后,有的地方还盛行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端午节”也过得比较隆重,家家户户包三角粽,用剑草挂门口,喝雄黄水,把雄黄水倒在房子周围,以防虫蛇进屋,更有趣的是有些壮族群众在这一天之前或在这一天,纷纷爬山找草药。他们认为端午节采到的草药,药效最好。在新州街上,每年这一天,满街草药,形成热闹的药市,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留下备用。

壮族人民十分珍惜爱护耕牛,为了慰劳辛苦一年的耕牛,以六月六这一天做为“牛魂节”,这一天人们宰鸡杀鸭,做糯米饭来供奉牛神。养牛的人家,在太阳落山前向牛栏祭供。这一天,人们牵牛到绿草丰茂的地方,让牛自由自在地吃个滚圆。主妇清扫牛栏,放上新的干草。小孩子则轻轻为牛刷背,让牛舒舒服服地过一个节日。这一天,绝对不能打牛。因为倘若打牛,把牛魂掠走,就会影响农事。在一些地方,还将牛赶下水,为牛洗身,河边还有人敲鼓,为牛儿沐浴助兴。

七月十四“中元节”(也有人称为鬼节)不下地干活,用芭蕉叶包长条糯米粑,用红、黄、绿、黑纸做七到八套纸衣送给阴间的鬼。在新州有些地方的群众,还用黄瓜、柚子把中间掏空做成灯笼,刻上不同的图案,在里面放根蜡烛。晚饭后,给小孩拿到村头寨尾去游玩。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中秋之日,月亮最圆、最亮,人们把月亮看做是一个团圆的象征。民间有中秋祭月的习俗。祭月一般在月亮升起后进行,在露天设宴,供奉月饼、瓜果等物品。

“十月十”是壮族的新米节,壮语称“根吼磨”过节这一天清晨,家庭主妇便将头一晚泡好的新糯米做成风味独特的糍粑,男人则杀鸡宰鸭备办菜肴,晚饭时,幼辈向长辈敬酒,长辈向幼辈祝福。尝新后,姑娘们穿上节日的新装,手提一篮篮糯米糍粑走亲访友,请大家都尝尝自家的新米糍粑,共祝来年丰收。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忙着杀年猪,做腊肉,做辣椒骨,做糍粑,做米花等等,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自扫房前屋后,贴对联,杀鸡宰鸭敬奉祖宗神位,到了12点,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烟花庆祝过年。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把这一天的一举一动与全年吉利相联,有不少禁忌。小孩不准说粗话,不准吹火。壮族有一句民间谚语:“大年初一不吹火,初一吹火瓦落多。意思是初一吹火,来年风大。正月初二,凡是出嫁了的女儿,都要与丈夫成双成对携儿带女,带着年货回娘家住,陪伴老人过节。正月初三到十五这段时间,各村寨会开展各种较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壮族民间节庆还远不止这些,几乎月月有节,无论哪个月里,客到壮乡,都有得吃,有得玩,欢迎八方宾客常到壮乡来。

——参考文摘《可爱的隆林》

(编辑:杨登良 编审:莫彩花)

上一篇:隆林壮族衣着及礼节
下一篇:隆林壮剧

分享到: 收藏